DSCF7602

數不清楚看過多少網友拍這個角度的相片。終於在2013年寒假宜蘭小旅行,第一站就來到位於頭城的蘭陽博物館。
宜蘭北關海岸常見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這種特有的地理景觀稱之為「單面山」,姚仁喜先生與其團隊就以單面山為依據,設計出蘭陽博物館的建築。這是我之前就知道,但這次透過導覽,不僅對宜蘭的歷史人文風情有更深入的認識,也瞭解更多這棟建築的巧思,細節請容後敘。

我們八點出頭從木柵上高速公路,一路順暢的經過雪隧,每次從似乎走不到出口的雪隧出來,總有豁然開朗之感,而且很幸運每次迎接我們的都是宜蘭的好天氣。從頭城交流道下,不到十分鐘就可以抵達蘭博館。停車場位子多到隨便我們選,停好後延著指示往蘭博館前進,這ㄚ頭竟然爬到這路障兼路燈(我猜)的小柱子要我拍照,柱子上有鏤空的蘭博館館徽,後來也透過導覽員解說,才知道館徽是噶瑪蘭族的傳統木刻人型圖騰,好像是三個人疊羅漢在一起,很有趣的圖案。
DSCF7596

到此一遊照。真是有巧思的建築,玻璃映著天空,湖面又映著建築,完全跟周圍環境融合的美麗風景。
DSCF7598

買了門票入內,先到服務台預約參加導覽。
孩子大了後,參觀博物館或看展,如果有導覽,我們都會盡量參與。畢竟外行人只能看熱鬧,許多門道還是得透過專業的解說。
DSCF7608

離導覽還有一點時間,我們先到一樓的兒童探索區參觀。這區是針對國小學童所規劃,有許多影音與互動體驗,讓孩子們瞭解海洋宜蘭的特色,若寶十分投入,做魚罐頭的遊戲玩了三次才肯離開
DSCF7609

設計師姚仁喜先生為了展現出長期風蝕的擬真感,使用了多種不同的建材搭配成壁磚。
DSCF7622

壁磚由大大小小灰黑色調所組成,導覽員要我們摸摸敲敲,會發現有些壁磚並不是石材,而是偽裝得很好的鑄鋁版。更特別的是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主旋律,在建築的外牆上,將協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將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上,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
DSCF7619

高挑雄偉的大廳、明亮剔透的採光,身在其中深深覺得大氣又磅礡。
DSCF7628

館內展區分成常設與活動,這天我們只參觀常設展。常設展依據宜蘭的自然風貌分成山之層、平原層和海之層。
進入展區前,牆上有著大大的「阿藝倌真正水,噶瑪蘭厚雨水」,這句俗諺緣自宜蘭多雨,所以在豐沛雨水生養下的宜蘭女子,當然「真正水」!導覽員要我們用台語出來,沒一個人念對,導覽員示範用宜蘭腔唸出來,聲韻真美!只是老黃很煞風景一直在笑說「噶瑪蘭」聽起來好像台語的「橘子爛」。
DSCF7629

小人對語言沒興趣,要我幫她在宜蘭全景圖前留影。←最近特別愛拍照
DSCF7630

這是雨絲燈,象徵宜蘭的多雨。
DSCF7632

「山之層」,透過寫實的造景、模型、標本、文字、圖像,介紹宜蘭山林動植物的多樣性。例如,最具宜蘭特色的巨大檜木林、稜線上的冰河孑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山地湖泊等等。我印象最深刻是跟台灣山毛櫸共生的「夸父綠小飛蝶」。
DSCF7639

在館內可以清楚的遠眺龜山島。四年前我們曾經登上龜山島一遊,當時的紀錄:【遊記】龜山島。因為龜山島是宜蘭最著名的地標,導覽員介紹說現在宜蘭建築很流行結合「龜山島軸線」。

宜蘭三面環山,從東北往西南走向的雪山山脈,與橫亙在南邊的中央山脈,將蘭陽平原夾成類似三角形的地貌。蘭陽平原是由蘭陽溪所沖積出來,蘭陽溪沖積扇的頂點在三星鄉牛鬥,牛鬥是前往太平山的必經之路,蘭陽溪流至牛鬥, 因兩山夾峙,地形宛如兩牛相鬥,因而得名。

因為有眾多高山的森林資源,日據時代宜蘭的發展跟林業息息相關,特別是羅東鎮,因為成為太平山林區的主要木材集散地,大批的木材聚集於此,製材業也因應而生。在羅東鎮內,製材業包括了木材加工、家具製作、家具販售等等,在林產開發極盛時,羅東在台灣製材業的地位可以媲美嘉義(阿里山林區)。導覽員解說這段典故,也讓我們提前瞭解隔天要去造訪去的羅東林業公園。
DSCF7636

平原層用許多真人大小的模型呈現宜蘭人民生活的風情,「搶孤」的八分之一縮小模型最吸引大家的目光。

「搶孤」和蘭陽平原的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台開墾蘭陽,頭城即是開蘭的第一據點,在開拓過程中歷經天災、疾疫及戰爭,而往生者魂無所歸,為了祈求普渡孤魂、消災解厄,於是在每年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由附近八大庄的居民,集資舉辦普渡法會來超渡孤魂,並在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關鬼門」之夜,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以表對先民的追念普渡之忱。
DSCF7653

竹編孤棧共有13座,高約四十三台尺,孤棧週圍將繫綁雞、鴨、豬肉、肉粽、魷魚、米粉、蝦、紅蟳等祭品,最後孤棧頂端有其大小各式的金牌和一面「順風旗」,據說此旗若豎立於船頭,將可庇祐漁船一帆風順,滿載盈艙。這座巍峨矗立空中的莊嚴巨棚,為了增加搶孤者的困難度,會於十二支高聳的孤柱上塗抹約一百二十加侖左右的黏滑牛油,讓搶孤者在此體會救孤魂、普渡野鬼之艱辛。
DSCF7651

這是孤棧的位置圖。因為搶孤需要耗費龐大經費與人力,現在已經沒有每年舉辦,而且孤棧上面也不在綁著食物祭品,搶到「順風旗」的隊伍,獎品可能變成汽車或其他贊助商的商品。
DSCF7654

「蘭陽博物館」位於烏石港烏石礁遺址公園內。「烏石港」名稱的由來,是緣自於港區內有三塊巨大的黑色礁石。清道光六年烏石港被清廷指定為宜蘭的「正口」,在此設有海關及炮台,以防止敵寇入侵,是宜蘭最大最重要的水路要津,昔日帆桅林立、萬商雲集,「石港春帆」曾為蘭陽八景之一,可想見當年航運的盛況。現在已經淤積無法船行至此,宜蘭縣政府特別將這裡規劃成濕地生態公園。 
DSCF7661

「海之層」是介紹宜蘭多樣海岸線及海的各種豐富生物樣貌。
若寶對「釣槽仔」最有興趣,目前已經失傳的「釣槽仔」漁法大約是在1950年前後,南方澳漁民自創的討海技術,也稱為「一支釣」或「放棍仔」。所謂的「釣槽仔」是沒有動力的竹筏,母船出海時,會把「釣槽仔」放在船上,如果船上有10個人,通常會載9艘「釣槽仔」,到了目的地,除1人留守母船,釣槽仔會被一一放下海,1人顧1艘,如此一來,可以擴大作業面積,增加捕獲量。等到作業結束,再把漁獲集中到母船,要返港前,母船會把放出去的「釣槽仔」一一收回來,「釣槽仔」不像竹筏有動力,構造也比較簡單,所以,危險性也相對很高,出事率極高。 下面這幅畫是南方澳漁民劉生根老先生所畫,70歲才拿起畫筆,將海上生涯50載所見所聞以及早期消失的漁法等等,栩栩如生的呈現在紙上。
DSCF7667

兩個半小時,是無法完全逛完整座蘭博館的。反正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 蘭博只是認識這座博物館的窗口,我們還要博物館裡好幾天呢。
若寶在紀念品區壓紀念章,得使出吃奶力氣啊!
DSCF7673

蔥筆!姊姊說:「好蔥啊!」
DSCF7675

終於找到自助拍全家福的位置,可惜拍不到博物館建築。
DSCF7681

美麗的蘭博館,下次見!
DSCF7682


蘭陽博物館
館 址: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TEL: (03)977-9700 FAX:(03)977-9300 

我們即時的生活與心情都分享在臉書專頁,歡迎按讚加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