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五月底的遊記嚕,我妹上週去,據說到處人山人海,沒辦法,暑假啦!
原先規劃中沒有要去紙教堂的,因為遇到防空演習,被困在路邊將近半小時,跟警察聊天後決定去這邊逛逛。停好車後,我們選擇沿著桃米溪邊的小徑走(後來發現這樣走比較遠),在小徑上我們不但遇到狗、雞,還遇到一條小蛇,就在老黃故做鎮定,我們母女三人花容失色中,展開我們的紙教堂散步遊。
紙教堂位於南投縣位於埔里鎮桃米里,整個基地面積3.5公頃,是一個包含餐飲服務、紙舖、生態水池等多功能的休憩園區,入園費100元可扺消費。園內花木扶疏,綠意盎然,不過小黑蚊也很猖獗,記得做好防蚊準備。
紙教堂並不是用紙糊成的教堂,它最重要的建築結構是柱子,而這柱子是以紙為材質,它就像我們傳真紙的捲筒一樣,只是將它加厚放大,厚到足以支撐建築的承重;紙教堂是因為這些紙圓柱而得名;可想而知,這很難一眼就分辨出它是紙的。
紙教堂存在的重要,並不是因為建築師選用了你想像不到的材質,而是它的象徵意義:它是日本建築師坂茂,為了鼓勵1995年在阪神大地震受災的神戶市長田區野田北部民眾,重拾對生命的樂觀期待而建,而這座教堂的建築過程的確也形成一股凝聚災民的力量,300多名義工投入這座紙教堂Paper Dome的建築工作,而完成之後,它也成為救援基地,並且打破宗教、打破族群,成為社區重建過程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完成階段性任務,紙教堂也因為不敷使用而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正好一直幫助埔里921重建工作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參與了阪神大地震10週年活動,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提議不如將紙教堂移往台灣;2005年的提議,2008年實現,於是,紙教堂重新在台灣立起,也成為台日兩地震災重建交流的中心。
紙教堂,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教堂,這裡並不會定期舉辦教會活動,會有教堂之名,主要是它取代在阪神地震被焚毀的鷹取教堂的功能,成為當地民眾的精神支柱,但以其外型及現在的功能,Paper Dome這個名字是比較貼切的。
移築台灣的Paper Dome整個外型和原來並沒有什麼大變化,只是受限於土地空間規模縮小了一些,Dome是圓頂,Paper Dome基本上就是這個外型,只是Dome的外圍又有一層C型鋼活動門,所以看起來是個長方型。
Paper Dome最主要的建材是58根紙柱,這些紙柱在搬運來台的過程中包含損壞及海關的切片檢驗,共損失了6根,由台灣紙廠代為重新施作,它們的顏色較其他紙柱 黑,可以清楚辨認。至於其他建材,包含屋頂的奈米帆布,或是C型鋼活動門,也都因為過於陳舊而在台灣募款重做
如果說紙教堂是「以柔替剛」,那麼相鄰的,由台灣建築師邱文傑設計的大棚架活動區就是完全相反的構想,這棟綠色的,讓人以為是木板搭建出的建築物,卻是採用硬綁綁的C型鋼,他硬是要把大家印象裡方方正正的東西,變得柔軟如彩帶般在空間中繞成波浪,為鋼鐵下了另一番註解。(以上灰色字部分轉載自今日新聞網)
我們在非假日到訪,充分感受到這邊的幽靜與祥和。坐在教堂內的紙凳子上,感覺空氣和風的流動,不自覺心情就會沈澱下來。
我們慢慢地散步,享受每一個小發現。可惜無法待到點燈,晚上的紙教堂有另外一種美麗啊。
接著我們散步到位於對岸的桃源國小,門口這隻大蜻蜓非常有特色。
老黃也堅持要坐在小牛上拍照,怕被說虐待動物,他的相片就不PO啦。
這是黑板樹,好壯觀。
山裡的孩子擁有城市孩子沒有的幸福,可以跟大自然如此接近。
看到鞦韆必盪的黃家姊妹。
這天學校好像有植樹活動。
準備上清境,經過地理中心碑中途下車,台灣地理中心碑就位於埔里風光明媚的虎頭山麓,此一中心碑現又稱為山清水秀碑,赭色的碑座用兩道弧形牆面左右護住,碑座上立一桿不鏽鋼,上承兩各相交圓環,遠看彷彿一朵花蕊,甚是美觀。地理中心碑位於埔里鎮郊東北角,而真正的地理中心點位於虎頭山頂,海拔約五五五公尺的三角點處。
看到水一定要藉洗手名義,行玩水之實的黃家小妹。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