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假日經常隨性地趴趴走一日遊,最後再找間喜歡的咖啡廳或餐廳窩著,釋放一週的辛勞與壓力。可孩子大了,斯給揪比爸爸媽媽還要忙,很難約哪。趁著若寶月考後,本宮一聲令下「這個週日誰都不能有事」,連地點都沒告訴老黃跟女兒,反正一早起床跟我走就對了,噗~~




先去裕農路上的星巴克吃早餐。再走一高接82快速道路,取道嘉義水上來到台南後壁,最終目的地是土溝里。這裡是台南市最北邊的偏遠農村,經濟產業以水稻、洋香瓜、蓮花為主。尚未推動社區工作前,跟許多台灣農村類似,僅存破敗房舍、老人與最後一頭水牛。

2002年成立台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以社區內最後一頭水牛做為社區營造精神象徵,將水牛的刻苦耐勞精神比喻為這群願意為家鄉出錢出力的土溝人,動員居民拿起鋤頭打掃家園,試圖顛覆農村沒落、農田荒瘠、產業凋零之悲情印象。

2002年底土溝以藝術作為社區經營方向,但藝術這兩個字卻常說不出口,僅能在多次的嘗試經驗中累積。2005年台南藝術大學進駐,7年級生與70歲老農的碰撞與對話,將藝術與在地生活、文化結合,展開藝術農村營造之路。2006年於土溝竹仔腳聚落藝術改造行動中,導入藝術進入生活(農村)概念,提倡『藝術即生活,生活及藝術』,企圖將『辛苦的農夫變成優雅的農夫』,從中思考著另一種藝術與農村結合經營的可能性。

歷經十年經驗累積,2012年打造了台灣第一座以村為名義的美術館-土溝農村美術館,以藝術作為居民傳遞對土地的情感與倫理精神媒介,打破實體藝術作品與館之形式,將房舍視為展場、農田視為畫布、農產品是藝術品、農民是藝術家。(以上介紹摘自土溝村農村美術館官方部落格)

2015土溝村農村美術館--村之屋當代藝術展,共有22件藝術家及現地創作團隊的作品,展期從2015/10/03至2016/02/29,因為工作人員都是志工,平日也要上班上學,所以只有假日開放,開放時間為10:00至17:00。



整個農村都是美術館,如果要靠雙腳逛完,頗有難度,建議大家可以租腳踏車,租借位置於一彎進土溝里的鄉情客廳(上圖),每天每輛租金才50元。或者可以像我們將車移動兩次,分別停放在三個不同停車點,就近參觀附近的展場。

停車地點與展場位置請購買2015年農村美術館愛農卡,每份280元,一票到底,可參觀所有22展區。愛農卡裡有藝術家及作品介紹,展場導覽地圖,紀念集章頁,廁所服務台及土溝商家資訊,沒有愛農卡導引,要找到所有展覽場應該是不可能。



掛在紅磚牆上的第9號作品,透南風工作室的攝影展--「指間的靈魂」,一幅幅勞動手部的特寫,都充滿歲月風霜與生命故事,讓人為之震懾。



除了村之屋當代藝術展的22件作品,村裡也有約有50多處,15年來村內自力營造的公共空間與戶外永久裝置藝術。田邊的候車亭,在往年許多土溝村農村美術館的介紹過都曾見過。



土溝之美。



隨處都很美。


許多民宅都有人住,參觀時別擅自進入喔。



第1號作品--小宅武巴的「找尋自己,在這土地上」畫作,出現在村裡許多屋子的外牆上。






古井水蛙,一旁的井裡還有水喔。



第12號作品--大開劇團與美國飛驢劇團的「大尾與小仙」。









第6號作品--茶布屋的「茶‧布‧屋」。



第11號作品--劉國滄的「福祿-Fruit鐵金剛」。



以水果箱組合而成的「福祿-Fruit鐵金剛」,手上有多張塑膠凳子。



很難想像後方的「小溪」 原本又臭又髒,透過定期清潔,讓大家養成不把垃圾往河裡丟的習慣,已經恢復成為沒有垃圾漂流的小溪,但距離清澈見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秋老虎猖狂,若寶很想一直坐在溪邊榕樹下納涼.....



小時候我就住在這種建築方式的屋子裡。



用稻草、竹子、泥土建成的牆面。



這組沙發也很眼熟吧(笑)。



這不是展品,是農家曝曬龍眼乾的盛況。



代天府旁的建築與廣場裡共有七件作品。







中餐喝到好好喝蓮藕茶,力馬出來帶二包蓮藕粉!



第16號作品--王國仁的「農村彩虹雨」,下面相片是工作室。



第17號作品--劉哲安「編織哆囉嘓」。



藝術家們創作的工具,也變成好美的展品。



鳥瞰第19號作品--「進擊的巨農」。



綠色建築裡有幾米的作品。


第22號作品--「拾憶」,敲打米缸鼓會進入農村的世界。





高八米、寬廿米的「進擊的巨農」,是優雅農夫藝術工廠的陳昱良與南藝大學生回收廢木創作而成的大型裝置藝術,藉由巨人為農民發聲、守護稻田,期找回農村的榮耀。





第21號作品--樹人國小和幾米一起創作的「比西里岸創意工坊」版畫展。



我們在裡面待很久,若寶補充說:因為裡面很涼(笑)。入口蓋章處,可以DIY一幅版畫。



最裡面這棟是吃「田園野宴」的地方,記得先預約喔。我是前一晚用臉書傳訊預約的,很方便。











自助式的用餐方式。



調味清淡,原味就是美味。



阿嬤的田庄味,魯香香飯,真的很香,做成粥更香。



這裡沒有固定菜單,但一定可以吃很飽(嗝)。



乾淨又有設計感的洗手間。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第18號作品--放大鏡下的生物世界。



結穗累累的稻田,美不勝收,但有人還是一直滑手機。



第14號作品--水牛幸福屋台。


裡面有畫展,中間那個圓形空間竟然是洗手間!



土溝水牛書店。



書店裡面有榻榻米。



第7號作品--桃園的美麗與哀愁。這是其二的「那些我在乎的」攝影展。



除了預計在11月7日舉行農村塗鴉派對,才會完成的第13號作品「六號派對」和在後壁國小的第5號作品,其他我們都一一欣賞,的確不虛此行。「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的概念,不僅為農村注入更多活力,也看到未來農村更多的可能性。有緣參與的我們,買愛農卡是最基本的支持,也請尊重當地居民的生活,不要圖方便亂停車哪。

土溝農村美術館
展期:2015/10/03-2016/02/29 (假日開放)
開放時間:10:00-17:00
共有22件藝術家及現地創作團隊的作品






arrow
arrow

    a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