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季節料理」是少則得陳先生介紹的餐廳。在鐵花村看完表演,逛完市集後,我們就騎著鐵馬前往這裡。不知道是台東劇團紅色的牆面太搶眼,或是好食的門面太低調,這段路我們來回騎了好幾趟都沒發現有一家餐廳,其實好食就在台東劇團的一樓,舊鐵道上那一大面不容忽視的紅牆旁。推開這扇用乾枯樹枝裝飾的玻璃門,迎面而來就是好食用大量IKEA家具、家飾營造出來的家常溫馨。可能要分享的美好太多了,牆邊書架、吧台上好多陳列品讓人目不暇給,遠方白牆上的斑馬先生是老闆Rakesh的創作,又是一位從園區跑來後山實現夢想的實踐家!曾經我也有過類似的念頭,但有些事現在不做,就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我想,我已經錯過了「現在」。
既然是季節料理,菜單應該是經常更換。至少我回台南google後就發現好幾版不同的菜單。店內也販售自製麵包,許多熟客專程來買呢。
歡迎加入粉絲團,追蹤最新訊息喔
目前日期文章:201208 (17)
- Aug 29 Wed 2012 18:39
【食記】台東‧舊鐵道旁的好食季節料理
- Aug 29 Wed 2012 09:39
【遊記】台東‧森林公園騎車趣&巧遇寶町藝文中心

這次台東輕旅行,一開始我只設定二個行程,一是在風車教堂玩水,第二個就是來森林公園騎車看琵琶湖。常常感嘆孩子長大速度太快,能慢一點多好,但也不得不承認孩子長大的好處也不少,例如可以這樣親子一起騎車出來玩。若寶去年才學會騎二輪的腳踏車(再謝一次好鄰居的教導),經常去中庭「練車」的她,已經騎得比姐姐穩,而且她不是橫衝直撞型,雖然想騎快,還是非常注意安全,這一路上騎車,她會很小心跟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發現我們有誰騎太近,還會糾正,更貼心是,她常常一馬當先地回報路況----「前面有大轉彎喔」「這邊有一個洞」.....,如果不是出來旅行,不會這麼快發現她這些成長呢。

以往每當吹東北季風,大量的風沙會吹進台東市,縣政府為此廣植防風林木麻黃,也因為木麻黃顏色較深,遠遠望去林相黝黑,故有「黑森林」之名。台東縣政府將黑森林與海濱公園綠意連成一片,規劃成休閒森林公園,連串的綠地,成為台東市區最大型的公園,加上鄰近海域完整的生態區,成為運動休閒的最佳場所,也是台東市近郊炙手可熱的遊憩景點。

- Aug 27 Mon 2012 13:39
【出遊】台東‧床非常舒服的少則得民宿

訂好風車教堂民宿後,努力尋覓前一天後或後一天有空房的民宿,在噗浪發出詢問,好心噗友推薦位於台東市區的「少則得民宿」。連結到少則得民宿網頁,啥簡介都沒看,就立刻打電話去詢問房間,接電話的Kevin非常斯文地告訴我,建議我們可以住三樓的二間雅房,而且7/15週日正好有空房,立馬預定,並電話遙控我家駐銀行特派員將訂金轉過去。訂房完成後的好幾天,我才有空稍微瀏覽這間民宿的介紹。
民宿名稱「少則得」,出自老子《道德經》的「 少則得,多則惑」。短短的六個字,很能呼應最近我怦然心動又斷捨離的心情,無論物質、感情或朋友,太多的擁有都會造成負擔,認清真正需求,會發現我們需要的很簡單。少得則民宿據說是屋主為了跟安藤忠雄致敬而設計,外觀的確簡約,雖然沒有安藤忠雄的清水模,但混凝土和洗石子外觀,簡單的線條,猛一看的確實有幾分安藤的味道。我們入住這天中午,日頭赤炎炎,隔天又摸黑就出門去熱氣球嘉年華,所以我沒拍「少則得」民宿的外觀,大家可以連結到「少則得」官網,有非常多角度可以欣賞。
相較於之前入住過的民宿,「少則得」房間空間頗小,且只有一間套房,其他三間都是雅房,如果不是像我們這樣包下這個三樓或是訂到二樓套房,可能就無法完整擁有個人隱私空間。下圖是一樓進門的空間,規劃成書房。門口的小人,正望著「少則得」幫我們預先租好的腳踏車,一直唸著:「可以騎了嗎?」

- Aug 25 Sat 2012 09:39
【生活】愛國婦人館參觀2012 點‧心「五十禮+」 設計展

開展前就筆記著一定要去參觀這個展,卻又拖到最後二週才前往

「 點‧心設計邀請展」籌創於2006年,是個由台灣設計師合力促成的設計聯展,每年透過五十件作品來反應一個共同的議題,並在台灣各地巡迴展出。這是設計師 意識到台灣整體所面臨的轉型挑戰時,所選擇的一種自我檢視與發聲方式。五年來透過不同的題材,嘗試與台灣的生活文化對話。 2012年主題:「五十禮plus」,是持續前一年以「伴手禮」為媒介,與臺南進行有趣的文化對話。在熟悉卻又充滿新鮮角度的五十件創作中,喚起民眾對環境與生活的文化與美學意識。「PLUS」是設計師的自我期許,期盼再一年的耕耘與探索,更能加強詮釋與創新的深度與廣度。不但更注重連結城市活動與在地企業,貼緊區域發展的脈動,也持續邀請國際設計師的參與,使展覽中呈現的觀點更多元,更具生活與時尚感,為城市文化注入更多新鮮活力與美學內容。(以上內容摘自官網,官網有歷年參展作品介紹)

- Aug 22 Wed 2012 23:39
【食記】台東‧風車教堂民宿晚餐&早餐
- Aug 21 Tue 2012 16:39
【邀稿】桂冠歡樂親子料理母女PK戰
- Aug 20 Mon 2012 11:39
【出遊】台東‧有游泳池的風車教堂民宿

無論找餐廳或住宿,我都不愛太早前預約,因為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啊!也因此,總是在短時間吃不到熱門的餐廳(顯示為連續三天訂不到「小滿食堂」生氣貌),找飯店或民宿也總是得碰運氣。這次台東輕旅行,已經很難得提早一個月規劃,還是遇上許多心儀民宿客滿的殘念,只有7/14當天風車教堂民宿還剩一間,立馬先訂了再說。風車教堂民宿莊主也是台南人,六年前離開竹科高薪工作,到後山來築夢,原先只是一般三合院的建築,被他們改造的非常夢幻。這夢幻所在藏在卑南鄉的半山腰上,莊主來接我們上山,一路上沒啥房子,越往山上路越小、越抖,我跟老黃說:「沒開車來是對的,這隱密的小徑,我們一定會找到吵架!」莊主停好車,我們繼續走上一個小斜坡,一抬頭就看到風車教堂的「風車」(見上圖),可惜這天沒有藍天,不然藍天襯白牆一定非常漂亮。

我們訂到的是有閣樓可以住二大二小的安祖兒房。

- Aug 16 Thu 2012 19:39
【食記】台東‧騎卡打車去吃榕樹下米苔目
- Aug 15 Wed 2012 18:39
【買物】嘿嘿!便宜買到心儀已久的日本花間集盤

這組日本設計師所創作的日式和風花色搭配立體花紋盤子,我已經肖想很久,每次去HOLA就會在展示區前流連往返,但老黃總是用眼尾餘光清楚告訴我:「家裡盤子已經很多了,不~能~再~買!」讓我乖乖的知難而退!但是「當你真心渴望某一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是的,讀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只記得這句話,但非常受用

泥砍砍! 平凡無奇的肉丸子裝在日本花間集缽裡,是不是更顯可口?!

常在市場上看到許多價格非常漂亮的碗盤,不過要拿來裝吃的,我也不敢貪便宜隨便買,HOLA所販售的陶/瓷食器類,都通過鉛、鎘檢測,更符合中華民國食品器具容器衛生標準,不讓過量的重金屬造成對人體的危害。豐富餐桌風景,促進食慾前,還是要先對安全健康把關啊。
- Aug 13 Mon 2012 11:39
【買物】小家庭必備一把抵多把的多功能棘輪起子/鎯頭組

某些工具用到的機會不多,但,萬一要用時,家裡剛好沒有或是找不到,真是很會懊惱

收到後就趕快拿出來跟老黃獻寶!這質感好科技呢。

果然是多功能。
- Aug 12 Sun 2012 21:39
【廚房】用塔吉鍋輕鬆快速上四道菜
- Aug 10 Fri 2012 18:39
【食記】台南‧包仔福佳里肉圓--第一次吃到湯肉圓

離開蕭壠文化園區後,我們請GPS帶我們去吃小吃,list上第一個就是包仔福佳里肉圓,早餐只喝豆漿的母女倆,剛好來飽餐一頓。營業已有七十幾年的台南佳里肉圓,原本位於佳里舊市場內,由於市場發生火災,所以遷移到延平路上,遠遠就可以店前擺著「佳里肉圓」招牌,並不難找。
「佳里肉圓」的金字招牌,雖然打響於民國六0年代,但「佳里肉圓」 遠在光復前三、四年,便已是佳里街仔的特色小吃。當時尚未冠上「佳里」二字,也不叫「肉圓」,而呼之為「包仔」。發明這種「包仔」的陳金福,佳里街仔人均喊他「包仔福」。台灣光復後,大陸傳來的饅頭、包子大行其道,為了有所區別,避免混淆,因而改稱為「肉圓」。「來去佳里街仔吃肉圓」成了北門區人們的一大 享受,而「佳里肉圓」就這樣叫響了。(以上摘自網路資料)

- Aug 09 Thu 2012 19:39
【出遊】雲林‧適合親子同遊的西螺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 Aug 07 Tue 2012 00:39
【分享】消暑必備--飛利浦750W超活氧果汁機
- Aug 06 Mon 2012 00:39
【食記】台南‧官邸西菜館

前情提要http://www.wretch.cc/blog/amylin/33567674,姊姊沒跟到,因為她上午去學校補考,下午跟同學去慶生,斯給揪超滿的啦。打電話來訂位時,告知我們有七位,服務人員一直很不好意思說:「目前只剩一桌六人位,如果你不介意.........。」因為「吃意」已決,我告訴服務人員沒問題的,我們可以擠一下!到現場一看,服務人員是太古意嗎?這張桌子坐八個人都還很OK的。官邸西菜館上午九點至下午二點供應的餐點有官邸Brunch、果仁冷麵、果仁麵餅和去骨烤雞腿、鹽焗豬排、蒜香蘑菇天使麵。顧著聊天和吃,竟然忘記拍Menu

點套餐都有一杯果汁,大家喝了都覺得味道好熟悉,卻沒人說得出來是那種水果?求助於服務人員,答案是「小玉西瓜」。的確很特別,知道是小玉西瓜汁後,眾人又紛紛邊喝邊說:「對啦!就是小玉的味道」


我妹在我推薦下點了果仁冷麵。我沒吃過,是網友推薦給我的。
- Aug 02 Thu 2012 23:39
【出遊】台南‧知事官邸&後方彩繪屋

其實是為了到官邸西菜館吃飯才來這裡的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為市定古蹟。過去是日治時期臺南縣的知事所住的官邸,後來臺南縣改為臺南州後,繼續延用為州知事官邸。而當有日本皇族來臺時,偶爾也會將該建築做為「御泊所」供皇族居住。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年)時,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昭和天皇在他4月17日到27日的遊臺期間中, 便在4月20日晚上於此處居住。而其別名「時鐘樓」一說是因為官邸中曾設置有報時用的時鐘而來,但也有說法指出是正面入口上方原有的弧山牆有圓形裝飾,被附近居民誤以為是時鐘而有此別名。原本在戰後周圍有許多違建,現已拆除,並於近年完成整修,開放參觀。 該建築之風格為巴洛克建築,兩層樓高,座東朝西,前後都有拱廊,而中間與兩側均突出成八角狀。拱廊與拱柱的磚材外露,與其他塗上灰白泥的部分紅白相間,頗 有美感。室內的木造樓梯在扶手部分有細緻雕飾,而窗簾與門簾的木罩亦有特別的造型,相當少見。在正中間的入口上方原有巴洛克風格的弧山牆 (circular pediment),但已毀損,現用一簡單的山牆修補之。該建築可做為臺南市日治磚造建築的代表。(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與網路資料)的確是非常漂亮的一棟房子,可惜當天飄雨,如果有藍天襯托肯定更美。
推開大門就會看到圓桌和插在青花瓷裡的跳舞蘭。圓桌兩邊的房間,就是官邸西菜館營業的空間。

- Aug 01 Wed 2012 12:39
【唉鳳】七月之日日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