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兒顏面神經麻痺        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 何啟生醫師

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小萍,原本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在一次感冒後,短短半天之內嘴巴歪向右側,左側嘴角直流口水,喝水、飲料也從左嘴角流出。媽媽也發現,小萍的左眼無法閉起,小萍自己感到害怕,父母更是擔憂。就診後,經兒科醫師詳細檢查,告知這是左側顏面神經麻痺。

人體的第七對腦神經稱作顏面神經,它支配我們臉部各種表情和閉眼的肌肉。當顏面神經位於腦幹的神經核或是顏面神經的路徑受到損傷,就會會引起臉部一側的肌肉等功能喪失,稱為周邊型顏面神經痳痺(Facial palsy),也稱作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在十歲以下的幼兒為十萬分之三,而十歲至二十歲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十。發生的病因一般認為是因為病毒感染後,患者的免疫反應異常,造成的顏面神經的水腫、發炎、細微出血而引起麻痺。

臨床的症狀據統計百分之七十的小孩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初期可先有一邊的耳部疼痛,隨後幾小時之內很快的發生顏面神經痳痺,影響的肌肉包括一邊的額頭、臉頰和嘴部周圍的肌肉,病患笑的時候或說﹁壹﹂時,嘴角歪向正常的一側,患側的法令紋消失,病童因一邊的嘴巴無法緊閉,所以無法正常飲食,尤其是喝飲料。額頭往上看時,正常的一邊有皺紋而.患側則平坦無紋路,另外患側的眼睛無法緊閉,眼睛也有乾澀的現象,因為顏面神經也包含掌管味覺、淚腺、調節聽音大小的神經纖維,在顏面神經痳痺的小孩約有1/2合併味覺消失,少部份流淚受影響,有些患者也有聽覺過敏、感覺聲音變大的現象。

在病程預後方面,顏面神經麻痺的小孩80%以上都會完全恢復,愈年輕的小孩恢復愈好。有大約60%的病人沒有任何特別的治療即可痊癒。恢復的時間一般從第二至第四週開始。若顏面神經受損較嚴重的病童,開始恢復的時間較晚,大約在第六週以後。絕大部份的病人在六個月至一年內,會得到最大復原。

關於治療方面,對於這種疾病,在治療前,必須先排除由高血壓,中耳炎、外傷或腫瘤等引起者。類固醇的確實效果雖未有定論。但已被使用了很多年,目前仍較常被使用,應具有一定的療效,它必須在發病的幾天內開始使用,且劑量要漸漸減少。臨床上,除了類固醇和營養腦神經的藥物外,當病人的眼睛無法緊閉時,必需要使用人工淚液,以免眼睛乾澀疼痛或受傷。另外也可引用中國傳統的針灸穴位按摩來輔助治療,教導家長及病患按摩患側臉部的四白、陽白、魚腰、頰車、地倉、絲竹空、太陽和手部的合谷等穴道。同時也可使用較不會疼痛的「耳豆」做耳穴的針灸,也就是用探穴儀器先找到耳朵上十二對腦神經區的反應點,再將「王不留行」中藥子做成的耳豆貼於穴位上按摩,要家長天天按摩數次,一星期貼一次,作為輔助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